探针的针头形状和尺寸有多种常见类型,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探针针头形状及其特点和适用场景:
针头形状
1. 尖头:
特点:接触稳定性好,穿透性适中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测量被测点是凸状的平片或者有氧化现象的场景。
2. 圆头:
特点:针头为圆形接触面,不会对接触面造成损伤,不留痕迹。
适用场景:一般用于测量间隙较密且凸起或平片状的被测点。
3. 杯头:
特点:通常用于接触较长的导脚、端子及绕线柱等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需要接触较长部件的场景。
4. 平头:
特点:主要用于接触焊盆和金手指,不会对接触面造成损伤,不留痕迹。
适用场景:接触焊盆和金手指场景。
5. 梅花头:
特点:万用型针头,适合于各类型的接触点。
适用场景:广泛适用于多种测试场景。
6. 三面锥形头:
特点:可代替尖针,用于接触金属道孔(过孔)测试贯空孔、焊盆、焊垫及金手指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需要替代尖针进行测试的场景。
7. 三尖针:
特点:钢质针尖,寿命佳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测试导脚及焊点、污染之PC板或穿刺污染层。
8. 四爪头:
特点:经常用于接触元件脚,测试焊垫及焊点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需要频繁接触元件脚的测试场景。
针头尺寸
1. 外径:
探针的外径决定了其能够接触的被测点的最小尺寸,例如,对于微小的焊点,可能需要选择外径极小的探针。
2. 长度:
探针的长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尺寸参数,长度的选择取决于被测点的位置以及测试环境的需求。
过长的探针可能会增加弯曲或振动的风险,而过短的探针则可能无法到达被测点。
综上所述,探针的针头形状和尺寸多种多样,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。在选择探针时,需要根据被测点的形状、大小、间距以及测试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,以选择最适合当前测试需求的探针类型和尺寸。